科室新闻
研究招募|口服药物FCN-159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研究
研究背景
脑动静脉畸形(BAVM)是一类复杂、难治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一旦出血,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可分别高达12%和40%。虽然该疾病可通过显微手术、介入栓塞等外科技术进行治疗,但是高级别BAVM的病变通常累及重要的脑功能区,导致外科治疗风险较高且难以获得治愈。
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BAVM。但近年来BAVM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现已明确BAVM的病因是MAPK通路的基因突变。这一发现为BAVM的药物治疗提供了重要靶点。
研究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正在开展一项口服FCN-159药物治疗BAVM的临床研究。FCN-159是由上海复星医药研发的MAPK通路抑制剂,目前已经观察到在BAVM相关疾病上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控。该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洪韬教授和张鸿祺教授发起,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临研审[2024]402号-002),计划纳入10位患者。
招募要求
如果您符合以下标准,即可与我们联系进行进一步评估:
* 年龄≥18岁,≤60岁的患者;
* 经磁共振,血管造影或CT诊断脑动静脉畸形;
* 既往无脑出血病史;
您将获得:
* 为期1年共4次免费MRA检查;
* 权威脑血管病专家团队全程跟踪诊疗及评估;
* 免费药物治疗机会。
联系方式
若您希望了解更多关于本研究的信息或符合上述条件并有意参与本研究,可通过微信或邮件咨询:于嘉兴副主任医师、孟笑生医师。
电话:13120071600
E-mail:xiaosheng.m@qq.com,xwyujiaxing@163.com
门诊通道
周三下午:洪韬主任门诊/动脉瘤专科门诊
专家简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青,神经外科党总支书记。主要从事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外科治疗与机制研究,专注于脑脊髓血管畸形的遗传致病新机制和临床新特征的研究。近年以一作或通讯在《BRAIN》、《JAMA Neurology》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20余篇研究性论文。兼任Fundamental Research期刊第一届青年编委,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项目9项,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计划。曾获北京青年五四奖章,首都卫生健康十大“未来之星”等荣誉。
专家简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目前担任世界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WFITN)执行委员,亚洲及大洋洲介入神经放射联合会(AAFITN)执行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JNIS》中文版主编。多年来,一直从事脑与脊髓血管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疗,在脑动脉瘤、颅脑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畸形等方面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承担及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20项,在《JAMA Neurology》、《BRAIN》、《Annals of Neur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著170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新星、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