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官方网站!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 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Xuanwu Hospital

科室新闻

成果发表|汤劼 / 卢洁/程也团队:癌症-神经互作:依赖皮层起源胶质瘤的代谢异质性

来源:神经外科 发布时间:2025-03-11 08:31:22
字号:
浏览次数:

微信图片_20250312082708.jpg

神经调控影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基于本中心建立的国内大型的胶质瘤FET-PET数据库,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和放射核医学科合作的“Cortical Origin-Dependent Metabolic and Molecular Heterogeneity in Gliomas: Insights from 18F-FET PET”的研究论文,于2025年3月7日在《Biomedicines》期刊(IF=3.9, JCR Q1)发表。人类大脑皮层进化过程中分为古旧皮层、中间皮层和新皮层,团队在2024年在Genes & Disease 杂志首次报道了不同来源皮层的胶质瘤具有不同的预后,并且通过不同基因突变分型来解释。基于上述基础,我们进一步通过 O-(2-18F-氟乙基)-L-酪氨酸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ET PET),评估高级皮层来源胶质瘤的代谢活性,阐明这种代谢差异与肿瘤的分子特征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本文章中,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刁焕桐硕士、吴晓龙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汤劼教授、卢洁教授和程也副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biomedicines13030657

关键词:胶质瘤FET-PET数据库、胶质瘤、基因突变分型;

微信图片_20250312082716.jpg

结果提示:起源于新皮层的胶质瘤(WHO4级,WHO3级,WHO2级)的TBR(tumor-to-background ratio)值均显著大于中间皮层来源的同级别胶质瘤(P<0.05)。在起源于新皮层和中间皮层的胶质母细胞瘤(GBM,WHO 4 级)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率存在显著差异,而 O6-甲基鸟嘌呤-DNA 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未见显著差异。在 WHO 3 级胶质瘤中,不同皮层区域的 TERT 启动子突变率和 1p/19q 共缺失比例存在显著差异,而 MGMT 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无显著差异。在生存分析方面,起源于中间皮层的 GBM ,相比于新皮层显示出显著较长的生存期 。

微信图片_20250312082718.jpg

本研究通过FET代谢成像,进一步解释了高级皮层发育来源的胶质瘤,具有更高的代谢活性,也提示了高级皮层对于肿瘤活性的正向影响,也为更深入的神经-肿瘤互作的机制研究提供初步现象支持。

微信图片_20250312082721.jpg

共同第一作者

刁焕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级外科学(神经外科)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主要进行PET/MRI影像引导下的胶质瘤诊疗的相关研究。在SCI杂志上以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著1篇。

微信图片_20250312082722.jpg

共同第一作者

吴晓龙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博士后

主要从事神经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SCI杂志上以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文章10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

微信图片_20250312082724.jpg

通讯作者

汤劼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现为宣武医院河北医院副院长兼肿瘤神经外科主任、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第一党支部书记。主持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重点研发项目等纵向课题。主要临床工作和研究方向为神经外科脑肿瘤微创外科治疗,在复杂颅内病变,颅底脑干病变诊治方面有深入研究,在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海绵状血管畸形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致力于肿瘤的基础研究、临床治疗和科研创新。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40余篇。

微信图片_20250312082726.jpg

共同通讯作者

卢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放射与核医学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专职副书记、放射与核医学科主任,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副主任、教育部神经变性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磁共振成像脑信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神经系统疾病影像学及人工智能。兼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放射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并担任《EJNMMI》《Neuroimage》编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副主编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Neuron》《Rad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Brain》、《Neurology》《EJNMMI》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主编(译)论著12部;授权专利18项;牵头建立团体标准3项,牵头或参与制定专家共识15项。获2022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等。

微信图片_20250312082728.jpg

共同通讯作者

程也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第一党支部副书记;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宣武)医学部秘书。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肿瘤分会会委员,欧美医学会“颅底外科分会”委员,中国解剖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国家卫健委继教神经外科分会青委会委员,中国颅内转移瘤协作组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青年科学家,国家卫健委神经外科诊疗能力大赛全国一等奖。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八年制,哈佛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医管中心“创新梦工场”、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宣武医院聘为:“汇智人才”。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20余篇,总IF=100余分,总引用近900次,代表作发表在BMC medicine,EJNMMI,Brief Bioinform, Cancer letters,Genes and Diseases等期刊发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第一发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