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雄安宣武医院"拔节"生长百姓家门口来了"大专家"
我为群众办实事
从2023年9月28日交钥匙,雄安宣武医院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拔节生长。如今,医院日门诊量达到1500人次,开展越来越多高精尖手术,雄安宣武医院为雄安新区百姓带来了家门口的大专家,也成为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为当地及周边居民带来福祉的生动实践。
走进雄安宣武医院,记者发现,这里的变化不仅仅是环境设备的升级,更是服务理念的彻底转变。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打破了传统医院的就医模式,挂号、缴费、采血取药、疾病诊疗、检查预约、住院登记一站式服务。
医院打破传统内外分科壁垒,按人体系统分区建立综合中心,实现了疾病诊疗一站式。在这里,患者不再需要辗转多个科室,而是由多学科专家围着患者转,为患者定制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在同一区域即可完成检查、诊断和治疗,避免了因同一疾病辗转不同科室的烦恼。
患者冯女士表示:“我看诊、检查检验,还有治疗,全都在这一层,我觉得非常方便,非常快捷,不用像其它医院一样楼上楼下来回跑。”
雄安宣武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汉业旭:“雄安宣武医院目前以疾病为中心的这种诊疗模式,是规避了传统的患者挂错号、转诊频繁的问题。现在实行的模式让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便利的一站式服务,让患者少跑路。目前雄安宣武医院已经设置了包含神经疾病中心、消化中心、心脏与大血管为中心的九个疾病诊疗中心。”
9点刚过,门诊、急诊和病房的标本被不断送进检验科。雄安宣武医院引进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生化免疫自动化流水线,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长度最长、兼容度最高的流水线之一,样本检测量每日可超3000份。除常规检测项目外,检验科还开展多项自身免疫检验和基因检测,能够从基因层面快速准确找出病因。
雄安宣武医院检验科执行主任曹敬荣表示:“目前一管血可以最多检测五十个项目。”
9点半,在神经外科病房里,主刀医生李静伟正在给患者老冯做术前叮嘱。62岁的老冯25天前因突发头疼、恶心、呕吐在保定市就诊,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多发动脉瘤,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被紧急转诊到了雄安宣武医院。
患者冯先生表示:“在家门口就能做手术了,不用往北京跑了,很方便。”
雄安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静伟:“这属于四级手术中比较复杂这种病例,手术的难度挑战还是很大的,对于这类手术我们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雄安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执行主任吴浩:“截止到现在,目前光神经外科应该是五百多台手术量,其中四级手术我们占比应该是70%以上,我们还是做了很多的比较复杂的手术,年纪最小的在1岁,年纪最大在80岁以上。今年的工作量会比去年翻一番,预计我们一个科将要完成1000台以上的手术,开展更多高精尖、难度更大的手术。”
目前,雄安宣武医院开放床位数达233张,开放临床医技科室38个。截至今年2月20日,门急诊接诊量达23.4万人次,呈现月月递增趋势,手术量达到2812台次,许多高难度手术实现了雄安新区零的突破,雄安宣武医院已成为雄安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
雄安宣武医院医院副院长刘东斌:“到今年为止,我们日平均的门诊量已经拉开了1500人(次),目前我们有床位数大概是233张,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床位数实现500张,年门诊量达到30到40万人。我们要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作用,为疏解人群和当地老百姓,实实在在解决一些问题,让他(们)‘大病不出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