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官方网站!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 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eases

新闻动态

医院新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迷茫点”成“决策点”,宣武医院标识大换新!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02-11 浏览次数:
字号:

1.jpg

宣武医院标识系统大换新/记者拍摄

医院里清晰准确的指示标识,对于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行动不便者和初次就诊者至关重要。此前,本栏目关注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标识数量少、指引不够清晰等问题。近日,宣武医院结合实地调研和科学研判,全面完成了指示标识系统大换新,曾经的“迷茫点”变成了“决策点”,市民就医体验得以提升。

2.jpg

宣武医院对院区楼宇进行编号并显著标示/记者拍摄

根据需求进行改造,是本次宣武医院指示标识焕新的底层逻辑。医院在调研中发现,准确记忆并且说出具体楼名,对于患者来说普遍有难度。因此,宣武医院首先对楼宇进行了编号,比如综合病房楼是3号楼,而外科病房楼是12号楼,内科病房楼是15号楼,强调数字楼号,方便患者描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后勤服务中心李菲介绍:

宣武医院后勤服务中心李菲

楼栋号是我们的大决策点,也就是说我们保证患者在来医院的时候,第一眼就可以通过楼栋号辨识他大概要去的一个大方向。

3.jpg

患者挂号条上同步显示楼号和楼名/记者拍摄

来院人员不仅抬头就能看见醒目的楼号和楼名,患者挂号条上的提示信息也进行了同步更新。这样无论是患者自行前往,还是询问工作人员,都更方便快捷。

患者丁先生

我带人看病,挂号条上写的是综合病房楼二层。这个是不是综合病房楼?

北京交通广播记者

对的!您看咱们的挂号条上已经注明了3号楼,您就找3号楼就行了。

患者丁先生

好的,谢谢!

4.jpg

院区总平面图覆盖多处“决策点”/记者拍摄

医院里楼多、路也多,岔路口往往是患者和家属们的“迷茫点”。要解决这一痛点,宣武医院先是对“迷茫点”进行梳理,再在这些点位精准设置指示标、平面图。李菲介绍:

宣武医院后勤服务中心李菲

做标识,我们要做大量的前期调研。我们请了患者、服务在门诊的志愿者,包括我们本院职工,大家都提出了一些我们这个院区在增建楼栋的过程中产生的标识导引类的问题。我们还从门诊信息中心调取了患者来院的热力图,得知哪个点位的患者访问量会比较多,那我们会着重在这个点位设置合理的标识。我们保证在50米至100米以内让患者有一个决策点,基本上在你想找位置的时候就能看到一个导引。

5.jpg

大小不一的总平面图接力指示/记者拍摄

平面图大的足有一面墙那么大,小的又只有平板电脑那么小,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每一处“迷茫点”都变成“决策点”。

宣武医院后勤服务中心李菲

您现在看可能觉得这就是一个平面图,但是我们在平面图里边用了很多心思。要让一张图尽可能表现出全面的信息,还要去繁化简,让人一看就明白,不需要去琢磨。所以我们进行了反复论证,大概废掉了8到10稿。在平面图上,我们甚至把起始点到目的地的大致距离都标出来了。

6.jpg

医院出入口总平面图明显增大换新/记者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空间平面示意图的常规制作逻辑都是“上北下南”,但对于方位感稍弱一些的患者或家属来说,方位转换又是一道难题。考虑到这儿,宣武医院本次更新的所有平面图摒弃了统一的“上北下南”,而是按照当前位置的患者视角定制的。李菲说:

宣武医院后勤服务中心李菲

您有没有发现刚才的综合病房楼是在图的下边的,而在这张图上综合病房楼却在上边了?

北京交通广播记者

所以现在这张图变成了“南”朝上。

宣武医院后勤服务中心李菲

对的,是这样的。

因家人身体原因,李女士最近总要往宣武医院跑,更新后的示意图对她帮助很大。

北京交通广播记者

我看您刚才看得挺认真,找着您要去的地儿了吗?

患者家属李女士

找到了,我一会要去这个地方取了号,然后去门诊,再去综合一楼去抽血预约。我是来了很多遍宣武了,原来咱们所在的这个地方是没有总平面图的,而这种图我觉得来院的人其实都需要。我本身是特别能分辨东南西北的,所以如果图都朝北,对我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觉得对于很多分不清东南西北的人来说,这样是很友好的。

北京交通广播记者

这样有的人就能用左右来描述了。

北京交通广播记者

是的,这样就不用非得纠结于“上北下南”了,更清晰,大家会更能理解。

7.jpg

近远端都有方位提示信息/记者拍摄

当患者在“决策点”顺利完成方向决策后,下一层次的指引则更要侧重“少而精”。通过不同层级指示标识的繁简搭配、远近结合,在适当的位置给出患者眼下最需要的信息。比如5号楼也就是综合五楼,就利用墙体转角位置,把两个方向的信息分屏放置,不让冗余信息干扰患者行走思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后勤服务中心李菲介绍:

宣武医院后勤服务中心李菲

“拐角型的标识”也就是说不要在一面板子上展现所有的东西,否则会扰乱患者思路。我只告诉你往那边走(向南)会到达哪些地方,就可以了。而当人从另一边来的时候,您可以看到,那边也有一个牌子,指向的是向北会经过哪些位置。

8.jpg

利用墙体转角分屏显示信息/记者拍摄

另外,宣武医院始建于1958年,曾经的标识牌不乏有些年代感,比如蓝绿色打底搭配橙色文字,信息都被颜色“吃掉”了,看着费劲。此番系统改造后,白底搭配藏蓝色文字,清爽醒目。

宣武医院后勤服务中心李菲

我们白天看到的这个字是蓝色的,也是我们“宣医蓝”,但是到了晚上它发光以后,蓝字就变成了白色,因为白色的穿透力会更强,所以我们选择了蓝白板材,而且所有的标识都是双语的。

9.jpg

提示标识增多增大 图示色彩对比增强/记者拍摄

楼里也采用了墙面色块区分的方式,让提示更直观,就医效率更高。李菲介绍:

宣武医院后勤服务中心李菲

我们的墙面原来都是纯白色,现在用淡黄色和灰色去把墙面粉饰起来,让患者进来以后不会觉得医院那么冷冰冰的。急诊B超这个位置,我们的墙面采用了鲜艳的红色,因为急诊的病人很急,他可能没有太大的耐心去看标识,所以用整面墙的视野告诉你,也是更加吸眼球。助老窗口我们用的是红色;如果患者要退费,那就去找黄色的窗口;特种病就去找紫色的窗口,或者患者问我服务台在哪?我就可以告诉他,去找橙色的墙。

10.jpg

墙体色块区分功能更直观/记者拍摄

根据去年(2024年)宣武医院门诊患者接待量统计,老年患者量为48.3%,将近就诊总人数的一半。除了对外部环境标识进行了系统更新之外,宣武医院也增加了更多软性服务。比如在门诊大厅里,志愿者团队身穿统一红色马甲,为来院患者提供咨询、指引和自助机使用帮助。记者注意到,团队中不仅有年轻人,更有老党员,宣武医院老党员先锋队队长白弘冬说:

宣武医院老党员先锋队队长白弘冬

有时候我们看着老年患者,我们也想让他们都尽量地自己掌握。我们尊重他们,会询问,您会不会啊?如果会,要自己试试吗?好,那您试试看,不行我再帮助您。我们会鼓励患者自己操作,一回生二回熟,是不是?那有人说我不会,我就会开玩笑说,不会好,说明您身体好、不来医院,如果自己学会了以后也就方便了。有的患者五、六十岁,比我小,有的比我岁数还大,我更能体谅他们的心情,因为好多患者的孩子不在跟前,来医院了他本身就着急,到医院就怕摸不着门儿。我们在这个区域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地帮他们弄机器或者咨询一些政策。

此次宣武医院标识系统更新,室内共完成1618件,室外实现了70个点位的覆盖。小标识,大民生,就诊环境的适老化改造和人性化服务,不仅让患者在医院“找得到、走得通”,更增强了患者对医疗系统的信任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