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官方网站!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 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Xuanwu Hospital

科室新闻

科室新闻 | 千里寻医重铸期冀之光:宣武医院凌锋团队为乌兹别克斯坦患者实施脊髓巨大占位切除手术

来源:神经外科 发布时间:2024-12-30 08:39:38
字号:
浏览次数:

“请问是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么?有个病人急需您们的帮助。”在一个很平常的午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到了一通为一名乌兹别克斯坦患者求助的电话。

辗转求医 初见曙光

“患者通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即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官方英文网站www.chinaini.org上找到了科室的对外联系方式,并请国内的朋友联系我们,希望可以来到宣武医院,请凌锋教授为他进行手术。”通过科室外事部门与患者建立联系后,凌锋教授团队很快就收到了患者的信息。

这是一名乌兹别克斯坦小伙,叫尤若(化名),七年前发现右手指麻木,起初他并未在意,但症状逐渐加重,检查发现颈部脊髓内长有一肿物。当地医生多方考虑手术难度及风险,建议患者暂行保守观察。在随后的几年里,尤若的症状越来越严重,麻木的范围也延伸到双上肢及右足,双手的精细动作已经无法完成。检查显示,肿物缓慢生长,出现了脊髓内上下长节段的脊髓空洞。

微信图片_20250102080708.jpg

颈椎MRI提示患者颈髓巨大占位并且伴随空洞,脊髓空间严重受限

“我还年轻,不能就这样等下去!”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尤若开始了他的慢慢求医路。他跑遍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各大医院,甚至到土耳其、德国求医,得到的都是类似的答复:手术风险太高,术后极有可能肢体瘫痪。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萨米教授对尤若进行了全面评估,力荐他到中国,找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教授诊治。而这,也与乌兹别克斯坦当地大夫的推荐不谋而合。两年前,凌锋教授曾到访过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际交流,不少同行都曾慕名听过她的讲座、观摩过手术。

尤若如获至宝,多方沟通,终于通过中国朋友找到了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并与凌锋教授团队取得了联系。不久,尤若在家属陪同下来到宣武医院就诊,神经外科神经脊柱中心主任医师陈赞、副主任医师段婉茹接诊并收治了患者。

微信图片_20250102080710.jpg

萨米教授是德国籍世界著名颅底神经外科专家,与宣武神外保持多年友谊交流。

左上图为凌锋教授与萨米教授年轻时合影,下方为宣武举办的“萨米解剖班”培养众多神经外科医生,右下图为萨米教授2023年来宣武交流。

尤若更加坚定了要到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手术的决心,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凌锋教授团队查看了他发来的病历资料,对病情进行初步评估,表示可以收治尤若。得到这一消息后,尤若十分激动,终于见到了曙光。

抽丝剥茧 尽善尽美

很快,尤若就在家人朋友的陪同下来到了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此时的他,独立行走已经相当不稳,走两步就会摔倒,也无力支撑拐杖,需要别人的搀扶才可以。

收治到神经外科神经脊柱中心后,凌锋教授立刻组织团队对尤若进行了会诊讨论。大家对他的症状和影像学检查进行了抽丝剥茧的梳理和细致的讨论,对于可能性的疾病,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

微信图片_20250102080712.jpg

针对当地医院怀疑的血管母细胞瘤,脑脊髓血管病中心叶明副主任医师等为尤若进行了脊髓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肿瘤的血供情况,排除了血管源性疾病或富血运肿瘤的可能。

微信图片_20250102080714.jpg

宣武神外叶明副主任医师团队完善脊髓血管造影,为进一步行髓内占位切除手术保驾护航

完善术前准备、制定手术预案、拟订手术策略……所有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凌锋教授和神经脊柱中心段婉茹副主任医师多次到病房查看尤若病情。尤若虽盼望手术已久,但仍旧充满不安,注意到他的紧张情绪,凌锋教授每次查房时都会安抚的拍拍尤若,用坚定自信的言语给予他鼓励。“相信我们,和我们一起努力,你还有着美好的未来。”听到这些话,尤若用力点点头,情不自禁落下了感动的泪水,也更加期盼手术的早日到来。

凌锋教授、段婉茹副主任医师团队术前多次查看患者情况

手术如期开展。早七点不到,麻醉手术科与神外手术团队便开始了准备工作,手术、麻醉、护理、电生理监测……逐一三方核对,力求完美。

颈段脊髓只有1.5公分直径,却负责四肢运动和感觉功能的神经信号传递,是人体最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手术容错空间极小,极其考验术者的技术。尤若的病变位于颈段脊髓内部,呈膨胀性生长,病变已远大于脊髓原本的体积,使得脊髓像皮球皮一样,被挤压得很薄。手术需要沿着中线小心切开脊髓组织,并把肿瘤从已经变得很薄的脊髓内部小心分离和切除。一旦损伤到脊髓组织,术后就会出现肢体无力、感觉麻木甚至呼吸困难。

微信图片_20250102080718.jpg

手术前段婉茹副主任医师进行头架固定体位,术中凌锋教授主刀在显微镜下进行肿瘤切除,电生理组李晓宇主任全程监测为手术保驾护航

显微镜下,可以清晰的看到尤若的肿瘤组织与脊髓紧紧粘连在一起,触目惊心。但经验丰富的凌锋教授沉着应对,凭借着高超的技艺,将肿瘤完全分离下来。电生理监测显示,整个手术过程中,四肢感觉和运动的神经传导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肿瘤切除后,凌锋教授仔细将患者的软膜、蛛网膜、硬膜等逐层缝合,完美复位了全部组织结构。近五个小时的手术终于顺利完成,尤若麻醉苏醒,安返病房。

暖人暖心 重铸期冀

在随后的几天里,医护团队更是对尤若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照料。术后第二天,尤若就可下地活动了,复查颈椎MRI显示髓内病损完整切除无残留病灶。听到这一消息后,尤若又流下了泪水,开心的泪水。

“虽然我不会英语,更不会中文。但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尤若刚住进病房时,还曾苦恼和医生护士的交流问题,更怕表述不清影响自己的治疗。但大家一直对他悉心呵护、耐心沟通,朋友转述、翻译软件、画图交流,各种方法各显其通。奇妙的是,在手术准备间,一位正在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阿米娜听到了尤若与医生交流的话,这位来自新疆的姑娘很自然的用家乡话和他交流起来。“这个感觉简直太棒了!”有了阿米娜这位 “翻译”,医疗过程更加顺利高效,尤若也更加踏实放松。

微信图片_20250102080725.jpg

凌锋教授术前再次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在术后第一天前往患者床边进行详细检查及问候,方向医生在出院前特地使用中、英、俄三语给患者打印出院事项

微信图片_20250102080731.jpg

到了出院的日子了,兴奋的尤若特意与凌锋教授、段婉茹副主任医师合影留念。神经外科方向医师还特地使用中、英、俄三语打印出院事项,嘱咐他好好修养、积极康复。

走出医院大门,此刻尤若的眼睛仿佛放出了光,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冀之光。